影響汽車連接器電流傳輸的因素
1)端子保持力低。端子保持力衡量端子在護套中掛接的可靠性。根據汽車最新標準QC/T1067.1-2017年,不同規格的端子需要滿足不同的保持要求。端子保持力過低會導致端子在護套中的連接可靠性降低。特別是在車身運動過程中,端子受線束牽引力增加。如果端子保持力小,端子會從護套中脫落,導致連接器傳輸失效。端子保持力標準見表1
因此,在設計和選擇連接器時,應注意連接器的保持力作為重要的性能指標。
2)有效插入深度小于11)mm。有效插入深度是指在連接器完全裝配到位的前提下,插頭端子的插頭部分應超過插頭端子接觸點的長度,不包括插頭壓邊的尺寸。根據汽車行業的最新標準QC/T1067.1-2017要求端子的有效插入深度至少為1-2017mm。
在車身運動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連接器之間的電流I傳輸示意圖也隨之降低。如果插入深度太小,一旦插頭端子的有效插入深度變為0,插座端子彈片與插頭接觸點位置的接觸效果就會降低,導致接觸點的接觸電阻增加,導致溫升增加,導致連接器燒蝕等一系列嚴重后果。
3)端子接觸點的涂層氧化。連接器端子增加涂層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端子的耐腐蝕性和抗氧化性。增加涂層后,端子的耐腐蝕性得到增強,可以滿足復雜的車身環境要求。目前市場上主流連接器使用的涂層多為鍍錫,鍍金和鍍銀也在小范圍內使用。端子接觸點涂層損壞后,接觸點會迅速氧化,氧化層電阻較大。直接導致接觸點電阻快速上升,端子溫升也隨之上升。同時,溫度的上升增加了電阻的電阻值,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電流傳輸失效,嚴重燒蝕。
因此,端子的涂層質量也是一個關鍵指標,目前的涂層驗收標準是通過鹽霧試驗進行的。根據說明。GB/T2423.17(中性鹽霧試驗)標準要求,樣品應符合96h的要求。
4)插座端子彈片故障。圖3顯示了插座端子彈片的結構示意圖。插頭端子和插座端子的電流傳輸效果與插座端子提供給插頭端子的正壓直接相關。正壓大,端子之間的電接觸效果提高,正壓小,電接觸效果降低。插座端子彈片的作用是為插頭端子提供持續的正壓,但彈片長期的應力變形會使彈片根部的弧R局部疲勞,導致材料由彈性變形變為塑性變形,導致材料彈性下降,降低正壓,最終影響電流傳輸效果。眾所周知,根弧越大,單位面積的變形就越小。因此,在滿足端子插入力要求的前提下,盡量增加根部弧R的值,降低塑性變形的發生率。
5)壓接線與端子規格不匹配。受不同端子結構的限制,即使是同一規格的端子,其載流能力也不盡相同。因此,選擇端子的前提是首先要確認端子的載流能力,超過端子本身的載流能力,會導致端子燒蝕等故障。因此,在選擇端子的過程中,建議按照端子載流能力的80%原則降低使用風險。
6)壓接電阻大。壓接電阻是指端子和導線在壓接過程中產生的電阻。電阻值主要受壓接質量的影響。因此,在壓接過程中,應確保端子的拉力和壓接段合格,消除缺陷點的隱患。